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影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体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对景别的把握和控制是影片风格、导演风格和摄影风格的重要体现。
影响影视画面景别的因素
1、客观与主观因素
2、摄影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
3、摄影机镜头焦距的长短
一、影视景别的划分
二、各种景别的应用 (一)远景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1、远景的特点 远景画面注重对场景整体、宏观的表现,反映景物的全貌。远景景别中人物所占空间较小,或“溶”于环境 2、远景的作用 用来表现自然环境和某种气氛,表现广阔空间、大场面等,增加画面的真实性。将人物与环境结合起来,以景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可以产生特殊的情绪效果。远景中的被摄主体,往往从属于画面内的环境。具有结束感或退出感。 3、拍摄远景时应注意的问题 表现广阔的视觉空间和景物时应注意对其画面气势的表现。对被摄主体的表现目的性要强,从大处着手。大远景和远景一般不用前景,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重点处理好画面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拍摄时必须考虑画面视觉变化及产生的运动节奏。 (二)全景 全景是表现人物全身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被摄主体与环境同等重要。具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 1、全景的特点 被摄主体与环境在视觉关系上是相当的。全景是对拍摄场景的全面描述。 2、全景的作用 全景镜头往往是每一场景的主要镜头,它决定了场景中的空间关系。全景中画面可以清楚、完整地表现被摄主体的形体动作、动作范围或活动轨迹。全景镜头可以将多个被摄物体纳入画面并留有一定环境空间。全景画面由于景别较大,要以形成舒缓的节奏让观众的眼睛或情绪暂时调整可休息。 3、在拍摄全景时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多个被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防止喧宾夺主。是一个场面中的总角度,制约着该场景段落中镜头切换中的光线、影调、人物运动及位置。确保主体形象的完整,构图的准确。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和环境的渲染,要善于利用前景和背景。 (三)中景 中景是指摄取人物膝盖以上或物体的大部分或场景的局部的画面,可以完整地展现人物手臂的动作。有利于表现人物之间的动作与情绪交流。环境与主体相比处于次要地位。 1、中景的特点 环境空间降至将要位置,破坏了物体完整的形态或轮廓,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上半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交流上。画面空间更紧凑,有利于表现人物的视线、动作线及关系线等,具有较强的画面结构和交流特征。被摄主体的内部结构成为画面的主要表现内容。 2、中景的作用 用作叙事性描写。环境仍有较强的烘托作用,可以暗示人物的情绪、身份、相互关系、动作目的等,推动情节发展。环境多为背景。 3、应注意的问题 构图要准确,掌握好主体的大小 并安排在结构中心。避免单调,从多方面的突出主体。准确表现透视关系、空间关系,防止越轴。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形象饱满,画面富有变化。 (四)近景 近景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具有主要功能和作用的物体局部的画面。被摄主体的部分形象成为引导观众视觉的主要内容,环境和背景降至次要地位。常被用于表现被摄主体的细节特征、质感,或人物的面部神态和情绪。 1、近景的特点 受景深和拍摄范围的限制,人物面部表情及眼睛成为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背景视觉感较弱。地平线消失,空间透视不明显。 2、近景的作用 近景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之一。近景画面表现的空间范围小,景深浅,可以产生较近的视觉距离,交流感强。近景画面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3、注意问题 重点集中于物体表面的纹理结构上。构图中对手势动作等的范围要预留空间。近景画面中的主体通常中能有一个。画面应力求简洁,色调统一。注意对焦。 (五)特写 特写是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主体的细节的画面。对特定的部位或特征作刻意的描写,突出细节,表达特定的含义。 1、特写镜头的特点 描绘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或人物最有表现力的面部,画面内容单一。避免框架。环境基本被完全排斥。 2、特写镜头的作用 突出强调人或物的某一局部,放大细小的物体,形成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准确地表现被摄主体的质感、形体、颜色等。具有强迫性。创造视觉张力。调整画面节奏。环境具有不确定性,用作转场镜头。 3、注意 构图力求饱满,删除多余形象。恰当控制曝光量。表现一个完整的场景时不能只用特写。安排好特写中的眼睛。对焦准确。 (六) 全景系列景别与近景系列景别的比较 1 抒情的、写意的 叙事的、纪实的 2 画面强调“势” 画面强调“神”(质) 3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4 空间“实”写 空间“虚”写 5 大景深、背景实 小景深、背景虚 6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重要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关不重要 7 构图注重绘画性 画面构图随意性 8 环境为主人物为辅 人物为主环境为辅 9 画面角度不太重要 画面角度十分重要